烈的来源

新百家姓排名:0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炎帝,为姜姓,又称烈山氏,其后裔子孙以姓氏,称烈山氏,后有省文简化为烈氏者。
烈山氏是传说中远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神农氏,又传说为炎帝的子孙。炎帝因以火德王,故又称为炎帝。
炎帝是继女娲之后为天下共主的人物,传说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炎帝又创造五弦瑟,开创了蜡祭和市场。自炎帝以后,中国古代由原始的渔猎状态进入了农耕社会。
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在史籍《国语·晋语》中记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在史籍《路史·国名》中记载:“炎帝后,姜姓国,今宝鸡有姜氏城,南有姜水”。
相传,炎帝之母名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就有了反应,回来就生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在历史传说中,炎帝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是他开发了华夏的原始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
炎帝部落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初期从事采集、渔猎,开始了半定居的农业迁徙生活。迁徙路线是沿渭水东下,到达河南、湖北一带。
炎帝部落对中国农业发展有伟大贡献。在上古的时候,没有农业,人们靠打猎、捕鱼、采摘野果为生,挨饿、受冻、遇险,过着原始游牧生活。炎帝看到人民这种苦境,心里极为不安,日思夜想,要大家过上丰衣足食的安安稳稳的日子。他想,要是有一种草结出的果子又多又能吃,那就好了。他不辞辛苦,冒着生命危险,走遍了名山大河,炎帝“遍尝百草”,尝尽了无数千奇的果子,有一次误吃了毒果差点送了命。炎帝不灰心,终于在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到了他心目中能结出很多果子又能吃的草,这就是禾苗。经过试种,第一年就收了满满一担黄澄澄、又脆又香的果实,第二年,收获了几十担。从这以后,一传十,十传百,天南地北,种谷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减轻人们耕作的劳苦,炎帝又教会人们耕作技术。炎帝种谷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把炎帝敬为神农。
明朝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崇祯皇帝把炎帝寻禾种禾的地方取名为“嘉禾”,即今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
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有:
第一,耒耜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第二,百草医药: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为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炎帝炎帝在与大自然,与疾病作斗争中,为后世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首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第四,治麻为布: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第五,作五弦琴:据《世本?下篇》载,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第六,削木为弓: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第七,制作陶器: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八,确定时历: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炎帝神农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
第九,管理制度:炎帝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
第十,启蒙教育:炎帝还是我国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种五谷,教民医药,教民制陶、绘画,教民弓箭、猎兽、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乐、舞蹈,还教民智德。可见,炎帝时期,德、智、体、美得到了全面重视和发展。
炎帝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炎帝精神就是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以及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炎帝精神使中华民族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摆脱愚昧和野蛮,追求先进与文明。这种精神使华夏民族获得了高度的团结和统一。
至于炎帝的出生地,至今没有定论,事实上炎帝是一个神化了的人物,它代表的是远古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改造自然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在今天,“炎帝”和“黄帝”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被载入世界文明的史册,中国人也因此被称为“炎黄子孙”。
《帝王世纪》说:“有圣德。以炎德王,故号炎帝。”炎德是什么?《左传·昭公十七年》:“炎帝氏以火记,故为火师而火名。”原来他改造了伏羲计时的方法,发明了以火纪时的火历,尊奉太阳神,所以尊称为炎,可能也指善用火的氏族。炎帝即赤帝,是日神之子,即火神。
炎帝又号“高辛氏”,“高辛”这一称号的涵义,过去未有确解。据人解说,“辛”即“薪”的本字,辛在甲骨文象形为以斧斤析木之形(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有辛(薪)则能有火,所以高辛氏其实初义应该是火神之别号。
炎帝陵与黄帝陵一样,也有好几座。一是在轩辕氏黄帝时就已经有了,黄帝封参卢于潞(古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一带),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在上党地区太行、太岳之间就有一条河叫姜阝水,是炎帝传说极盛的地方。另一个在湖南炎陵县城西南十五公里处的唐田乡鹿原坡,又称“天子坟”。
炎帝所在的姜姓氏族部落为西戎族一支,原为游牧民族,远古时期便由西方进入中原地区。炎帝部落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而当时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居住着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一说独苗族),双方因部落发展而发生长期冲突,炎帝不敌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带。
后来,因“炎帝欲侵凌诸侯”,又与轩辕氏族姬姓之黄帝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役,最后爆发了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为阪泉之战(今北京延庆阪泉村)。面对著统领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的强大姬姓部落,姜姓不终告不敌,炎帝与黄帝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了这场战争。
炎黄联盟不断扩展,归顺之部落越来越多,但九黎族部落的首领蚩尤始终不服,一场大战终于爆发。蚩尤带领著九黎,与炎黄联盟大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是为传说时代华夏民族的第二场战争,史称“涿鹿之战”,后谓的“涿鹿中原”便源出于此战。最后,蚩尤被炎黄联盟打败。
从此,炎帝的姜姓氏族部落与黄帝的姬姓氏族部落便在中原地区安定下来了。“炎黄子孙”一词,是人累社会对中华文明始祖炎帝和黄帝的追溯和尊奉。

第二个渊源:源于古挹娄国,出自上古时期胡不与国族姓,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爰有丘鸟久、文贝、离俞、鸾鸟、皇鸟、大物、小物。有青鸟、琅鸟、玄鸟、黄鸟、虎、豹、熊、黄蛇、视肉、[璿]瑰、瑶碧,皆出卫于山。丘于山。卫丘方圆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有胡不与之国,烈姓,黍食。”
胡不与国,国姓为烈,以农耕为主。郝懿行在《大荒北经》中注释:“烈姓,盖炎帝神农之裔。今肃慎国去辽东三千余里,穴居,无衣,衣猪皮。冬以膏涂体,厚数分,用郤风寒。其人皆工射,弓长四尺,劲强。箭以楛木为之,长尺五寸,青石为镝,此春秋时隼集陈侯之庭所得矢也。晋泰兴三年,平州刺史崔毖遣别驾高会使,来献肃慎氏之弓矢,箭镞有似铜骨作者。……今名‘挹娄国’,出好貂、赤玉。”
胡不与国,就是《汉书》中记载的“挹娄国”。挹娄国在今黑龙江省友谊县境内东南四十八公里处凤林村,挹娄国遗址就坐落在村子旁边。从考古情况看,当时的居民约有数万,已结束了游牧,进入定居,农业、养畜业、制陶业和纺织业都达到一定水平,在组织上也初具国家的雏形。经考证,居民为满族的祖先挹娄人。
凤林古城的发现,彻底否定了三江平原是亘古荒源的“北大荒”这一说法,对研究从肃慎→女真→满族的发展历史、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的相互关系及其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变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对研究黑龙江地区的古城类型提供了新的例证。
古挹娄人的姓氏为烈,当确为炎帝烈山氏后裔。

第三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族纥石烈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纥石烈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完颜旻)的妾妃即为纥石烈氏,后为金太祖钦宪皇后。
纥石烈氏是金太祖起兵反辽时的贤内助,当时虽为完颜·阿骨打的妾妃,但身份地位可比皇后。纥石烈氏生有金宗王完颜·宗望(斡离不)、金陈王完颜·宗隽(讹鲁观),其子完颜·宗望当年被世人称之为“二太子”、“菩萨太子”。
完颜·阿骨打征战在外时,纥石烈氏在后方同小叔子共掌国政。完颜·阿骨打逝世后,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完颜晟)尊重皇嫂,准其仍居庆元宫。
在金天会十四年(公元1135年),皇太孙完颜·合刺(完颜亶)继位,是为金熙宗。金熙宗尊纥石烈氏为太皇太后。第二年(公元1136年),纥石烈氏逝世,金熙宗上其谥号为钦宪皇后。
著名的南宋抗金义军首领马扩(公元?~1151年)在以买马为名出使金国时,曾与金国密结“海上之盟”。后来马扩在《茅斋自叙》中写道:凌晨出馆去皇帝寨朝见金太祖,见金太祖与妻纥石烈氏于炕上设金装交椅二副并坐。马扩亲自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夫人纥石烈氏敬献上寿杯祝酒。
女真族纥石烈部,后败亡于蒙古与南宋的大军夹击之下,族人分散于各处,多取汉姓为高氏、康氏、赫氏、张氏、芦氏、贺氏、索氏、英氏、郝氏、黑氏、佟氏、普氏等,亦有取谐音汉字汉化取姓氏为烈氏者。

第四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①元朝时期,蒙古族由弘吉烈部,是蒙古族古老的部落之一,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之子真金王妃徽仁裕圣皇后即为弘吉烈氏。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元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病逝,元世祖伤心之余,便将大统承继的希望寄托在皇太孙孛儿只斤·铁穆耳身上,将原属于真金的印玺“皇太子宝”授给孛儿只斤·铁穆耳,并派他统兵讨伐叛王哈丹,接着又派他镇守蒙古国故都哈剌和林(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额尔得尼召北),掌管北方防务。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元世祖逝世,孛儿只斤·铁穆耳在宰相泰亦赤兀·伯颜、鲁王弘吉烈·玉昔帖木儿等人的支持下,由宗室诸王会议推立为帝,是为元成宗。元成宗尊弘吉烈氏为皇太后,居隆福宫。蒙古族弘吉烈部,在元末明初抗元起义军的打击下,特别是在后来朱元璋大军的打击下分散逃逸,有迁移回返蒙古草原者,有分散至各地隐匿者,其中有取汉姓为烈氏、吉氏、蒲氏等。
②蒙古族亦乞烈氏、客烈亦惕氏后裔子孙中,有冠以汉姓为烈氏、和氏、何氏者。
本书按:
著名学者路大荒经过多方考证,勾辑史料,考定著名的《聊斋志异》作者、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系出蒙古族,为忙兀惕部后裔。而本书笔者考证的结果,与路大荒略有不同,蒲松龄确系蒙古族后裔,但非源出忙兀惕部孛瑞察尔氏族,而是源出弘吉烈氏族。

第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族女奚烈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①女真族女奚烈氏,在史籍《金史》中有详细记载,是女真族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部落。到明朝初期,女奚烈氏演化为纽祜禄氏、赫舍里氏,满语为Heseri Hala主要分布在辽东长白山、英额地区(今吉林通化、清原)。清朝官修史籍《满洲源流考》中记载:“纽祜禄氏旧作女奚烈氏”。在金国时期,由于女奚烈氏宗族庞大,金国政府对由女奚烈宗族所组建的弟子军,以其宗族姓氏予以命名,称女奚烈军。女奚烈部族人在元、明之际有取汉姓为烈氏、奚氏者,并融入汉族。而女奚烈氏的分支之一纽祜禄氏在清朝后期则多汉化为郎氏,而另一分支赫舍里氏则多冠汉姓为何氏。古女奚烈氏部落世居哈达(今辽宁开原)、辉发(今吉林辉发河上游)、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多尔济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黑龙江色钦及穆理哈村(今黑龙江虎林)、塔散堡(今辽宁抚顺)等地。
②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富色哷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族蒲速烈氏,以姓为氏,世居屯昂阿,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满语为Fusere Hala,汉义为“花椒”,所冠汉姓中有烈氏、富氏、蒲氏等。
二 郡望堂号:
1.郡望:
乐浪郡:西汉朝元封三年癸酉(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刘彻命汉朝大军灭亡了盘踞在朝鲜半岛北部的卫氏朝鲜,统一其旧域后,在那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设置了乐浪(今朝鲜平安南道)、玄菟(今朝鲜咸镜道)、真番(今朝鲜黄海道、京畿道各一部)、临屯(今朝鲜江原道)四郡,史称“汉四郡”,其下各辖若干县。不过,真正意义上的“汉四郡”存在时间并不长。到西汉朝始元五年己亥(公元前82年),西汉中央政府将真番、临屯二郡撤销,将玄菟郡西迁至辽东地方,并将此三郡之属县合并于乐浪郡。于是在从前箕氏朝鲜和燕两个诸侯国管辖过的辽东地方,从燕、秦和初所置的辽东郡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玄菟郡(郡治在今辽宁省新宾北汉城),在其下新设高句丽、上殷台、西盖马三县。西汉末年起,高句丽族及其王国政权兴起于辽东地方玄菟郡。西汉元帝建昭二年甲申(公元前37年),高句丽在汉玄菟郡管辖范围内的高句丽县建立了政权。两汉、魏、晋时期,乐浪郡、玄菟郡的区域和郡治不断变化。东汉末年,辽东太守公孙康管辖乐浪郡地区,将乐浪南部分割出来,设立带方郡。此外。在汉魏之时的朝鲜半岛南部,居住着韩种的三支,马韩、辰韩、弁韩。史载马韩有五十四国总十余万户;辰韩、弁韩各有二十国,共七十八国。共计为二十万户,当时约近百万人。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至明朝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